
我妈年轻时最怕冷,冬天穿得像个粽子,屋里开着电炉子,她还得搓手跺脚。直到她六十二岁那年,去医院查出桥本甲状腺炎伴甲状腺功能减退。

医生说她的耳朵早就“说话”了,只是我们没人懂。那是我第一次听说,耳朵能反映甲状腺问题。她爱戴耳环,哪怕在家也不摘。有天她突然说耳垂发硬,像冻豆腐,摸着凉飕飕的。我以为是天冷冻的,没太当回事。
后来耳朵痒得厉害,挠得都红了,去看医生,才知道那不是普通过敏,是甲减惹的祸。耳朵是桥本病发出的第一个警报器,却常被忽视。
听医生一说,我才想起,她那阵子耳根总发凉,哪怕屋里暖气烧得旺,也是那种从骨头缝里透出的冷。她还老抱怨耳边发胀,像堵着棉花,但又不是听不清。后来检查发现,她的甲状腺已开始萎缩,激素水平低得吓人。

这几年,我接待的老年客户里,甲减人群越来越多。很多人都绕了远路,因为症状太散,无从下手。桥本病的“难缠”就在于,它不像感冒咳嗽那样直白,而是像个躲在暗处的隐形人。
说到耳朵,我碰到的第一个典型例子,是一位65岁的阿姨。她说耳根总是干裂,裂口细得像刀划过的线,用什么护肤霜都不管用。后来我建议她做个甲状腺功能检查,果不其然,TSH飙到了正常值的三倍。医生说,甲减会让皮下血液循环变慢,耳缘最先出问题。
后来我开始留意,每当客户说耳朵发凉、发痒、发麻,我都会顺手问一句:你最近是不是特别怕冷、容易掉头发、心情低落?十有八九都对上了。有个大爷甚至耳朵一碰就痛,像神经被电了一下,结果一查,桥本抗体高得吓人。

我家邻居张婶,退休后天天跳广场舞,身体挺硬朗。有天她愁眉苦脸跟我说,耳朵“像被风吹进去了”,一阵一阵地胀,跳舞时都得捂着耳朵。我一听就觉得不对头。甲减会影响耳蜗供血,造成耳内压异常,出现耳鸣或闷胀感,这不是普通的中耳炎。
她一开始不信,觉得我夸大其词。可过了两个月,她开始掉头发、便秘、心情烦躁,才去医院查,结果就是桥本病。她后来感慨地说:“早听你一句话,就不用遭这么多罪。”我没说什么,心里却替她惋惜。
还有一个细节,很多人根本没注意。甲减的患者,耳垂会慢慢变薄变硬,有点像蜡烛油滴在纸上那种质感。不是一下子就变,而是慢慢的,一年、两年。等你发现的时候,病已经拖了很久了。

我有个老朋友,七十岁,退休前是老师。她说她的学生都说她最近“耳朵看起来尖了点”,她自己照镜子才发现耳廓轮廓变尖,还皱巴巴的。她原以为是老了皮肤松,检查后却发现是桥本引起的慢性甲减,那时她已经开始记忆力减退,常常忘记自己刚讲过什么。
耳朵,是身体最边缘的地方,也是最敏感的地方。甲减影响循环和组织代谢,耳朵最先受牵连。它不像心跳、血压那样有仪器监测,靠的是我们自己去感受、去警觉。
我在一次讲座上问过大家:“你们最近有没有觉得耳朵变了?”结果下面有七八个人举手说,有发痒、有发硬、有胀感。我当场建议他们去查甲状腺功能。一个月后,其中四人确诊桥本病,有两个已经影响到心率和情绪了。
这不是吓人,是实情。甲减最怕的,不是症状重,而是太轻,不容易被察觉。尤其对中老年人来说,更容易把它当成“老了”的表现。可其实不是,是病,是可以干预的病。
我一个客户的母亲,七十五岁,原本爱说爱笑,后来话少了,耳朵也不爱让人碰,说一摸就痛。我建议她去检查,她儿子带她看了三家医院,第三家才确诊桥本病。医生说,她的耳软骨已经开始萎缩了,是慢性甲减长期影响的结果。
耳朵的异样,是身体的呼救。发痒、发凉、发麻、胀痛,这四种表现,任何一种都不能忽视,尤其是同时出现的时候。它不是皮肤病,也不是小毛病,很可能是身体在提醒你,甲状腺出问题了。

我自己也有过短暂甲减,三年前冬天突然怕冷、耳朵发麻、心情低落,去检查发现TSH值已经接近上限。那段时间,我甚至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,耳朵像塞了棉花,整天昏昏沉沉的。幸亏发现得早,调养半年就好转了。
有些人觉得耳朵发痒是洗澡水没擦干,发凉是天气的问题,发麻是枕头没睡好,胀痛是耳塞戴久了。可这些理由说得过去一次、两次,如果连续几周都这样,就要警惕了。
桥本病不是突然来的,它像水滴石穿,一天天地耗你。从耳朵开始,一步步走向全身。影响情绪、代谢、记忆、心脏,最后变成日常生活的重担。很多老人,正是因为忽略了这些早期信号,才一步步被拖垮。

我建议客户每天洗脸时摸一下耳垂,看看有没有变硬、变凉、变薄。耳朵是你最容易接触的身体部位,也是最容易忽略的。多留点心,就能把握住那些微小但关键的变化。
写到这里,我又想起我妈。她后来吃了两年药,状态慢慢稳定下来。她现在最常说的一句话是:“如果我那会儿早点听医生的话,不至于拖这么久。”我没接话,只是拉着她的手,摸了摸她耳垂,比以前温热多了。
人到中年,健康成了头等大事。可健康不是靠大事来判断,而是靠那些不起眼的小变化。耳朵的异样,可能只是一个信号,但对我们这些天天和老年人打交道的人来说,是不得不重视的信号。

不要等到身体真的垮了,才明白那些“小症状”其实早已在喊你。桥本病不会大声喧哗,它只会悄悄地在耳朵上敲门,等你发现时,已经站在你门口很久了。
参考文献:
1. 《桥本甲状腺炎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》,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
2. 《甲状腺疾病与皮肤表现分析》,中国实用内科杂志
3. 《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识别与干预》,中国老年医学杂志
4. 《桥本病与耳部症状关系探讨》,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
5. 《慢性甲状腺疾病的全身表现与早期识别》,现代临床医学
查查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